水泉村有上百年种植苹果的历史。李桂环今年58岁,她回忆说,30多年前嫁进来时,这个村就家家种苹果。最开始黄富士、国光等品种都有,近些年主要种红富士“龙富”品种,这种苹果色鲜、个大、咬一口又甜又脆,销量可好呢。
李家现在有三四百棵苹果树,今年产量两万多斤。李桂环和儿媳妇孙海娇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忙活,赶在天冷前把树上的果都摘完。累是累点儿,但听说今年苹果批发价在每斤两元左右,李桂环笑得开心。
村党支部书记韩耀国说,土门子镇素有“中国苹果之乡”的称号,水泉村和周边的丰果村、硃石岭村等村庄有连片的苹果园,仅水泉村全村就有五千多亩果园。这里光照充足、昼夜温差大,使果品的含糖量高。土壤保肥保水,通透性好,使得果品光洁艳丽,品质极优。
村民在管理中多使用有机肥,更让这里的苹果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。“龙富”牌红富士苹果平均单果重250克以上,是河北省“名优产品”。2018年,在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和国家“十三五”苹果产业药肥双减项目组主办的“中国好苹果大赛河北赛区总决赛中,水泉村村民乔国民的苹果荣获一等奖。2019年,丰果村(苹果)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九批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。“咱这儿的苹果到卖到了泰国、日本等国家呢。”韩耀国很骄傲。
土门子镇党支部书记、镇长李江峰介绍说,土门子镇地处山地丘陵区,农户增收主要靠外出务工,种养殖产业围绕苹果、板栗和畜牧养殖,其中苹果栽植面积3.6万亩,板栗1.6万亩,目前已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
在产业扶贫方面方面,土门子镇因地制宜,精心谋划发展扶贫产业项目,累计投入资金1092万元,建立起林果、畜牧、中药材、优质水稻种植、光伏、温室大棚、食用菌等多种产业体系,确保产业项目收益持续发挥。
“东蒿村新建7栋温室大棚,村民希望错季上市的葡萄能卖个好价钱,村里还集中连片发展了果药间作项目1025亩;朱石岭村果园提质增效100亩,景杖子村立足山场、资源优势,以现有的种植户为基础,新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;全镇累计新增优质苹果栽植面积1100亩。”李江峰说起各村的特色产业头头是道。他说,镇里还大力发展光伏脱贫产业,东蒿村、影壁山村财政扶贫资金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并取得收益。同时整合产业项目资金,以入股方式入股龙头企业,对全镇非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资金724万元整合入股到中红三融有限公司和龙汇养殖场,均已实现收益和分红。其中中药材分红9900元,板栗产业分红31.8万元,影壁山稻田增收项目分红2.2万元,光伏发电累计分红10.1万元,畜禽产业分红36.5万元。同时不断发展家庭小养殖和农村家织布等手工业,扩大农户增收渠道。“总之,农户的日子越过越好,就是咱们的期望!”李江峰笑着说。